一言楠尽|沃尔沃新CEO的最佳人选,应该是袁小林 | 星车场

体育 (4) 2025-04-01 16:39:38

一言楠尽|沃尔沃新CEO的最佳人选,应该是袁小林  |  星车场 (http://www.armanice.com/) 体育 第1张

(专栏作者:资深媒体人沈楠)

沃尔沃糟糕的业绩表现,总部哥德堡的一盘三沙,李书福已经忍无可忍了。

近日,沃尔沃汽车官方宣布,沃尔沃汽车董事会任命汉肯·塞缪尔森(Håkan Samuelsson)为首席执行官兼总裁,任期为两年,其将于2025年4月1日正式上任。而现任CEO骆文襟(Jim Rowan)将于3月31日卸任,并于同一天离开沃尔沃汽车董事会。

从戴森空降至沃尔沃汽车的骆文襟,再次证明了一个真相,那就是汽车产业剧变,缺乏汽车行业积淀的职业经理人,会变成汽车公司转型的巨大障碍。

原本寄希望的新鲜血液,带来的确实无穷无尽的宫斗和办公室文化。比拗口的名字更甚的是,骆文襟毫无建树的业绩,以及沃尔沃总部撕裂的团队。

被李书福收购之后,原本放虎下山的沃尔沃,却陷入了转型的困局,即将面临着新一轮的至暗时刻。

新能源上迟迟未见突破是骆文襟最大的败绩,原本沃尔沃早于欧洲同行就开启了电气化战略,但起个大早,赶了个寂寞。

2024年,沃尔沃全球销量达76.34万辆,同比增长8%。不过,在中国市场,其销量为15.6万辆,同比下降8.2%,创下了近五年来中国市场销量的新低,这主要的原因就是总部迟缓的转型和少的可怜的电动车产品。

从2017年到2025年,整整八年时间,沃尔沃迟迟未能在新能源上取得突破性进展,这让李书福感到了空前的愤怒,也是其果断让骆文襟迅速下课的直接原因。

而汉肯的回归,则折射出了李书福用人的捉襟见肘,放眼哥德堡总部,似乎已经找不到一个年富力强的中坚力量来推动沃尔沃转型了。

但我觉得,年过七旬,老马识途的汉肯不是沃尔沃新CEO的最佳人选,虽然其扮演过一次救火队长的角色,并成功地将沃尔沃拉回正轨,但时过境迁,此一时彼一时,现在沃尔沃汽车需要的是更年轻的面孔。

我个人觉得,现在任职沃尔沃汽车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亚太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的袁小林,其实才是当下沃尔沃汽车最需要的一把手人选。

一言楠尽|沃尔沃新CEO的最佳人选,应该是袁小林  |  星车场 (http://www.armanice.com/) 体育 第2张

原因有三点。

第一点,袁小林相较汉肯,更加年富力强。而且是沃尔沃汽车现在极为稀缺的全球化人才。

其作为李书福的左膀右臂,参与了收购沃尔沃汽车的全过程,是最早并购小组的核心成员,而且还常驻过哥德堡总部,熟悉欧洲文化,也了解沃尔沃汽车的DNA。

第二点,袁小林是坚定的长期主义信徒,他在这些年任职中国区和亚太区期间,成绩有目共睹,一方面既率领中国团队实现了销量和市占率上的突破,另一方面,还扎实加强体系建设,为沃尔沃转型提供了一个体系力重塑的中国样本。

第三点,沃尔沃汽车的转型成败,已经不是欧洲能够决定的了,根还是在中国,唯有中国面孔才能推动沃尔沃的提速转型。

可以看看这几年大众丰田,奔驰宝马都做了什么?

大众汽车抛弃了万人的软件团队,不惜花费百亿巨资牵手地平线,小鹏汽车;丰田复刻特斯拉模板,在上海建立了独资雷克萨斯工厂;奔驰宝马在中国另起炉灶,打造了全套的研发体系,将中国研发的权重直接比肩德国总部。

而沃尔沃呢?八年时间,还在哥德堡闭门造车,白白错失了转型的先手和中国生态链的巨大势能。

有时候,我觉得李书福还是心软,给沃尔沃太多独立的空间,反而造成了欧洲派系的保守主义滋长,如果李书福再不铁腕一下,果断换上袁小林力挽狂澜,下一个十年,沃尔沃就真的迷失在欧洲市场了。

二度出山的汉肯毕竟离中国太远了,远不及就在上海的袁小林,能够感知到每时每刻这里的巨大变迁。

在豪华汽车市场已经深耕20年的袁小林,深谙沃尔沃之道,也一手掌握中国创新的密码。

他在今年年初就曾经说过,质量是业务发展的基石,只有确保了质量,数量才有意义。车辆本身只是业务的一个载体,其最终能否实现价值,关键在于是否具备可持续性。

作为一家历史悠久的欧洲汽车品牌,确实没有过中国面孔担任一把手的先例,但新时代已经悄然而至,李书福何必纠结于陈规旧俗呢?

毕竟,留给沃尔沃的时间,不多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