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赛场到舞房,女孩们践行穿衣自由

体育 (2) 2025-03-31 12:29:33

从赛场到舞房,女孩们践行穿衣自由 (http://www.armanice.com/) 体育 第1张

文 | 罗淳云

预赛8秒05刷新个人纪录,半决赛8秒01再破全国纪录!吴艳妮在南京世界田联室内锦标赛上的亮眼纪录让她成功登上亚洲积分榜第一名。

可即便这样的成绩,也难以抹去部分人对她衣着和妆容的成见—— 画上「战斗天使」阿丽塔妆、穿着分体运动服的她,又被不少人批评「太张扬」。

从赛场到舞房,女孩们践行穿衣自由 (http://www.armanice.com/) 体育 第2张

图源:吴艳妮社媒

既然如此,那女选手不施粉黛、穿着「保守」总能逃过舆论的指摘了吧?目前看来,好像也不太行……

一场鲜活、生动的身体实践

去年夏天,在巴黎奥运会素颜登场,扎着利落马尾、穿着廓形衣裤、露肤度几乎为零的B-girl刘清漪,拿下了中国霹雳舞项目的首枚奥运奖牌,却被网友锐评「输在了发型和穿搭」?

只是因为需要完成大量头部支撑和旋转的动作,刘清漪额前的刘海剃得很短,时不时还会呈现「炸毛」态,还有她宽松中性的穿搭总是遮盖住身型,诸如「像个男的」「不好看」「怎么这么胖」的经典评论重出江湖……

质疑甚至嘲讽声潮接连不断地涌入舆论场,但那又如何?她依旧在中国街舞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赛场到舞房,女孩们践行穿衣自由 (http://www.armanice.com/) 体育 第3张

图源:刘清漪社媒

在舞台上自由随性的刘清漪,无疑是众多街舞女孩的一个缩影。

在奥运之外的每一个平凡夜晚,无数舞房灯火通明,里面有穿着oversize版型T恤的女孩们把帽子压低,拖地肥大的裤脚沾满了灰尘;另一边,爵士课堂上的女孩们面带精致的妆容,散落着长发,汗水浸湿了她们的短上衣。

舞台这个看似局限的方正空间,实则包容孕育着极其多元的风格——中性的、性感的、嘻哈的、街头的…… 没有既定标准与强制要求,在这里,「穿我想穿的」成为了所有街舞女孩心照不宣的默契。

从赛场到舞房,女孩们践行穿衣自由 (http://www.armanice.com/) 体育 第4张

图源:深圳跃动舞蹈工作室(左)北京Gsteps舞蹈工作室(右)

步入舞房的那一刻,自由的服装搭配仿佛成为了身份转换的开关。酷爱帅气穿搭的嘻哈女孩小Q这样说道: 「我很喜欢穿男装、穿大码衣服跳舞时的那种自由感和反差感,这让我觉得和平时的自己不一样了。」

对这位酷女孩而言,与其说是喜欢穿男装,不如说是通过男装与自己女孩身份的碰撞,实现着一种「去性别化」的反抗。

要知道,在性别角色理论看来,男性和女性分别依据社会的期许扮演着各自相应的角色。 也正是在这样的社会期许下,女运动员甚至女性的穿着要求是极尽严苛的——既体现在传统意义上对女性「得体」「保守」的束缚,同时还有将女性视为观赏客体的「美」的要求。

但是,眼下既有在街舞赛场穿着宽松的B-girl们,也有将健身服、瑜伽裤或运动内衣以及国潮等服饰穿进舞房,尝试着不同穿搭风格的女孩。

从赛场到舞房,女孩们践行穿衣自由 (http://www.armanice.com/) 体育 第5张

北京一舞房中穿着多样的女孩们

她们可以穿得宽松、阔挺,也自然可以大胆地去探索自己性感、漂亮的一面。

正如研究生期间开始跳舞的小W曾这样谈论她穿衣风格的变化: 「跳舞之前,我根本不会穿比较性感的衣服,我会非常在意别人怎么看我,害怕被沦为‘不伦不类’,但现在我想穿什么就穿什么,轮不到别人指手画脚,这是跳舞带给我的改变。」

女孩们,在为自己争取穿衣自由的同时也消解着源于二元性别身份的差异与对立。

以踏入舞房的那一刻为分水岭,女孩穿衣变化的背后实则是一场以夺回「穿衣权」为名的反规训实验。这里对穿衣风格的包容态度,使她们有勇气开始 以自我为主语和中心,用「想穿什么就穿什么」的行动夺回了自己穿衣的主动权,找回了缺失已久的主体性,成为了自己衣着乃至行为的主人。

在硕大的全身镜前,在与音乐共振的舞动中,从「穿我想穿的」这一最基本的掌权开始,街舞女孩们正在进行着一场经由服装开启的身体实践。

街舞文化穿越时空的显性表达

这场由街舞女孩们掀起的「穿衣自由」运动浩浩荡荡,背后实则是街舞文化在当下的一种显性表达。

如果回看街舞的起源便会发现,这项运动从诞生之初便极具反叛色彩——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黑人社区,青年们无法在刻板的社会规则下找到出路,于是选择聚在街头巷尾,配合着极具节奏感和冲击力的音乐, 用身体的自由律动和极具挑衅意味的舞步,宣泄愤懑的情感,同时也通过跳舞表达和主宰自我。

从赛场到舞房,女孩们践行穿衣自由 (http://www.armanice.com/) 体育 第6张

图源:VICE

时至今日,街舞已演变出不同的舞种与风格,霹雳舞也登上奥运盛会讲出了新故事。在与主流文化不断融合的过程中,街舞逐渐变得更亲民、更普及,但其特有的自由、叛逆属性并未消亡,相反,具备了在当下的时代价值与意义。

置身市场一线的品牌们,对街舞文化强劲发展的势头有着深刻感知——不论是耐克为高校舞者们量身定制的「耐街」赛事,还是阿迪达斯踩着「贝壳头」经典焕新节点在上海为全国街舞爱好者带来的线下狂欢活动,抑或是彪马发起「用舞之地」街舞挑战赛……

丰富多样的产品,拓宽着女孩们对自身跳舞穿搭风格的探索边界。

从赛场到舞房,女孩们践行穿衣自由 (http://www.armanice.com/) 体育 第7张

图源:从左到右依次为耐克、阿迪达斯、彪马

而另一边,在社媒的加持下, 街舞所建构的文化生态穿越时空,仍在解放和赋能着更多女孩。

越来越多热爱街舞的女孩自发在社媒分享视频,展现个人与舞蹈文化的魅力。在她们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涌入#练舞日常、#街舞、#跳舞等标签搭建起来的网络社区,发布跳舞视频、交流舞技与穿搭,表达跳舞过程中打破装扮羞耻、舒展自我的松弛感时刻:

「我最喜欢披着大波浪卷发跳帅帅的舞了」

「跳舞让我的容貌焦虑一扫而光了」

「我自己的身体就是最棒的表达」

……

从赛场到舞房,女孩们践行穿衣自由 (http://www.armanice.com/) 体育 第8张

图源:受访者

在一次次赛博交流与共鸣中, 街舞文化正在吸纳包容更多的女孩入场,影响她们去穿、去跳、去感受自我的掌控感与外溢的生命力。

从「穿衣自由」出发,我们希望街舞文化能继续「叛逆」着往前走,让这一场「穿我想穿」的反规训实践突破舞房的边界,延伸到更多、更广的领域。

*封面图源:刘清漪社媒

THE END